2016-04-25 证券日报
“明天创新大讲堂”第一期成功举办
创新智慧大碰撞
项目资金广结缘
本报记者 冷翠华
昨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明天创新大讲堂”第一期成功举办,6个双创项目的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创业和创新演讲,并由现场专家进行点评及互动,创新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碰撞,优秀的项目当场得到了资金的捧场。
证券日报总经理龚磊表示,创新公益计划以及“明天创新大讲堂”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在第一期大讲堂之后,后面还有走进企业、走进大学、走进科技园区等活动,将分行业、分专业进行研讨。发起单位除了证券日报之外,还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以及400家上市公司和110家创投机构。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周云杰分享了海尔的双创模式、双创实践经验。“过去是封闭的企业,现在海尔生态圈连着许多东西,内部一个是平台主,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创客、投资资源、研发资源、模块资源等连成大的生态。”他表示,海尔希望搭建一个共创共赢的平台,大家都可以来分享平台的成果。
大讲堂上,来自6个双创项目的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创业和创新的演讲,且与西证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总经理彭笑,洪泰基金副总裁赵明,松沃资本创始人刘松剑,以及知名金融产业投资专家张昊这4位行业资深专家、双创导师进行互动交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医保缺口将越来越大,医保控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北京华数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郭黎峰表示,该公司正是看到了大健康行业的发展机遇,定位于集合政府医保、商业保险以及各大医疗机构及医药厂商为一体的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截至目前,其已与24家医保局签约合作,覆盖人口超过8000万。其业务主要包括传统的医保控费业务、大数据业务以及健康管理服务。对此,双创导师表示,如何拿到数据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他们还强调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另一家创投项目公司是卡保科技公司。在大讲堂上,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刘磊表示,我们做储值卡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商,用自发硬件、SAAS(软件即服务)系统、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推进储值卡的标准化以及储值卡的互联网化。“我们要解决的就是消费者和商家的痛点。”刘磊表示。对卡保的整体发展战略,刘磊用3个关键词来概括:先机、推广、下沉。对此,双创导师表示,这个项目的方向走得很巧,但建议注意消费行业大趋势,储值卡会不会是主流发展方向值得深思。
北京爱家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利军则分享了其在利用石墨烯在智能服装领域开拓市场的创新想法。他表示,爱家科技没有跟风做“高大上”的产品,但是却再石墨烯及石墨烯纺织物领域做了一定的技术积累。
“石墨烯是高科技材料,我们用他来做服装,但仅仅做服装也不是我们的目的,通过服装获取大量用户的身体数据,以此来帮助企业推进供给侧改革才是更重要的目的。”他表示,要把石墨烯材料应用到智能服饰类,智能家纺、智能家居,利用实体积累了大量数据,做大数据运营。
对此,双创导师认为,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有划时代的意义,建议在资源利用过程中要注意环保问题,承担起社会责任。
同时,聚焦婴幼儿市场的半岛摄影董事长海丰、中电天讯商务合伙人刘成亮也分享了他们的双创故事。前者主要从0~3岁婴幼儿摄影及相关产业链来切入市场,后者主要面对3岁~6岁幼儿的教学领域市场。此外,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王林分享了该公司在昆虫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目标是保户食品安全,专注于做以昆虫化学信息技术仿生调控害虫的绿色环保产业。
大讲堂全程由证券日报副总编辑马方业主持。讲堂结束以后,创投项目负责人与相关的资本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优秀的项目当场吸引了资金青睐,并达成了合作意向。
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
海尔变身创业平台
从制造产品转为孵化创客
本报记者 吕东 贾丽
4月20日-4月21日,由证券日报社举办的“创新驱动与资本引领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在昨日举办的首期明天创新大讲堂上,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就大企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分享了海尔创新环境与政策、海尔内部创新创业经验。他认为大企业的“双创”方向很好,虽然有难度,但是一旦成功将会对带动整个社会的创业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当前,社会创新热情高涨。但对每一个创业创新团队来说,如何提高创业创新的成功率,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企业是国家创新的重要主体,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更应该成为国家创新的先锋。
作为家电业的巨头,海尔正在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推动智能制造业的全面发展。智能家电将有可能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新名片。据悉,海尔智能家电出口销量最高增速达4倍,畅销5大洲近30个国家,其中不乏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作为一个大家熟悉的家电企业,海尔也在时代变革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如今的海尔已不是我们儿时所熟知的海尔,其业务领域涵盖智能制造、金融等众多领域。从制造产品到孵化创客,海尔给创业者们开创了更大的平台,同时其更是抛出“成全球最大微商集团”的宏伟目标。近年来青岛海尔通过现金收购方式持续整合海尔集团相关家电资产使其内部资本图谱和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更是大手笔收购了GR家电,掀起中国家电史上最大并购案。
纵然这种大企业在转型中会面临很多挑战,但是海尔仍在坚定地积极探索。
周云杰指出,在大方向上,海尔推进的是企业平台化、组织微型、员工创客化,目的最终实现用户个性化。企业功能的平台化方面,海尔集团旗下在上海和香港分别有两个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它们的定位非常清晰。A股上市公司主要是以智慧家庭、白色家电为主,仍然聚焦在家电领域以及互联网家庭领域,它的创业和创新服从于这个主题。香港上市公司是以物流、服务搭建成一个综合的服务平台,也是平台化发展。“海尔集团本身相当于投资孵化了两个上市公司,未来可能我们还会孵化出更多的上市公司。海尔集团本身会变成一个大的创业平台,这个平台可以给创业者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和资源上的支持以及风险上的管控。”周云杰指出。
海尔集团正积极探索大企业“双创”推动供给侧改革。在周云杰看来,大企业的“双创”虽然会有难度,但这一方向很好。大企业的“双创”和小企业的创业和硅谷的创业不一样,大企业的“双创”容易遇到一个问题,容易从波峰到波谷再爬起来,但是大企业往往承受不了这种落差,但是大企业创新如果一旦成功,将会对对带动整个社会的创业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周云杰表示,目前创业市场上孵化器非常多,但是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而一方面国家产能过剩,一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此外,创业资源分散,没有规模优势。海尔集团则提供了从创意、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全要素的保障,使得创业成功概率大大提高。在海尔创业平台上不仅有海尔的项目,也有外面的项目利用海尔平台创业,从项目孵化到现在做A轮融资的比例大概是48%。“我们现在的平台给创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保障,使得成功率大大提高。海尔希望建立一个投资的生态,用我们的生态链来支持创客们创业成功。”周云杰认为。
对于机制驱动创业,周云杰表示,海尔希望搭建一个共创共赢的平台,大家都可以来分享这个成果。不是简单的博弈,希望在平台上变成一种生态,参与各方都能增值。据介绍,现在海尔在做的有几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企业的员工在海尔平台上创业。第二,合作伙伴也可以在海尔平台创业。第三,社会资源也可以在海尔集团创业。第四,创业联盟在海尔平台上创业,甚至消费者用户也可以在海尔平台上创业。
创客加速平台是目前海尔正在做的路径,从众扶、众创、众包、众筹加速创业。周云杰透露,海尔拥有的用户资源逾三亿户,能够和海尔双向交互的大概有1.4亿户。这个平台上聚集了海创会的线上平台、创客金融、创客学院、创客实验室。
“海尔通过创业主业还是比较聚焦的,两个上市公司各有各的定位,是集团往上面转型,海尔集团变成创业创新平台,专注各自专业形成引领,我们为社会提供超过130万个就业机会,有孵化的100个小微企业年收入过亿元,23个小微企业引入风投,12个小微企业估值过亿元,发展非常快。”周云杰表示,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海尔将以诚信为基础,以社群为单元,做好创业平台,使海尔能够变成一个真正的创业平台,从过去的制造产品到现在的孵化创客。